誰又能保證這是一輩子的愛
看了立場的一篇《他不是#1487,是享年88歲的愛妻號伯伯》,有種揮之不去的婉惜與感概😔記者完全說中了很多人的心底話,也許每宗確診對政府而言只是個數字,但對家人朋友而言卻是有血有肉有故事的significant others(生命中重要的人)。
上幾代人的愛情來得簡單,簡單得甚至是一句「媒妁之言」或是「父母之命」就成親,他們沒有奢華的鋪張,更沒有繁瑣的準備,但他們的愛情卻能細水長流,相守一生。
反觀現代,即使愛得轟轟烈烈,亦愛得死去活來,但又有幾多對能愛到永久?
有時候會反問自己
到底我想要怎樣的愛情?
而我又需要怎樣的愛情?
要知道「想要」和「需要」是不同,甚至是難以兩全其美的掙扎。自由戀愛下,你有選擇權的同時,對方也有。有時候衝突的起源就是雙方各執一詞,站在自己的角度,用自己的尺去量度對方。
愛情從不是單方的付出或接收,愛情是需要雙方的體諒與支持。
對我而言,伯伯對婆婆的愛最能打動我,雖然我不認識他們,但如立場記者所言,我們「好似真係識佢咁」。是什麼原因令一個年高88歲的伯伯每日到護老院探望妻子?儘管只是隔著一塊玻璃遠望,只要能見到一面就珍惜那一次的見面。沒有人能保證任何事,但我們可以選擇如何面對。
伯伯對探望婆婆的堅持
除了愛,我找不到別的原因。
細水長流的愛也許不夠浪漫,也不像愛情劇般轟烈難忘,但細水長流的愛讓人踏實而安心。
若能牽手走到白頭,這種你若不離我亦不棄的相伴已是最浪漫的事。
願我老掉牙齒,白髮蒼老的時候,身邊仍有那個對我不離不棄的你。
#throwbackphoto #love #significantothers #cherisheverymoment #cherisheveryonearoundyou #neverregret #timeflies #timewillnotcomeback #bygoneswerebygones